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塞爆!北市擬媒合共乘 議員:出事誰扛?

中國時報【張立勳、張潼╱台北報導】

台北市開車族最近塞在車陣中,除夕開始,台北車站附近的忠孝橋引道將開拆,引發另一波交通黑暗期,台北市長柯文哲昨直言,「一定會陷入交通黑暗期」。北市交通局長鍾慧諭昨提出擬推汽車共乘制,盼能立竿見影解決北市部分地區車輛壅塞的問題,但民代擔心為解決交通問題,卻引發另一個社會問題,議員何志偉說「這樣的責任,市府絕對扛不起」。

開車進內湖 7成僅1人

交通局長鍾慧諭表示,據調查,每天進入內湖區的車輛,有高達7成汽車都只有駕駛1人,為了讓路上的車數降低,計畫推出「共乘媒合機制」網站,民眾可設定出發地、目的地、人數和時間,透過網站找能共乘的汽車。

民眾利用網路或找朋友、同事揪共乘時有所聞,但若由政府來推廣,議員和學者質疑,萬一發生意外或治安案件,該由誰負責?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系教授蔡忠志建議市府,須要求使用者登庫板天花板錄身分、車牌等資料,才能以備不時之需,對有狀況的車輛加以追蹤。

付費、安全 都有問題

市府有意推廣共乘,蔡忠志認為,這就像是搭計程車,乘客可能會對司機產生疑慮,那就要選擇比較具有公信力、可記錄搭乘資料的媒合平台,政府的平台,一定要做到身分和車籍確認。

議員何志偉指出,共乘機制緩不濟急,誰開車、怎麼付費的問題就讓人退避三舍,媒合可能性小,可能還會衍生出治安疑慮,他說,例如若有色狼當駕駛,把共乘的人載去性侵,或是在共乘途中發生事故意外,這樣的責任,市府絕對是扛不起。

企業帶頭做 安全可靠

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黃台生認為,共乘不是那麼容易達到,每個人起迄點都不一樣,如果還要先載小孩上課,時間上也很難配合,對於減少汽車量的效果有限,甚至無法達到解決交通壅塞問題。

黃台生說造型天花板,如果真的要推共乘,與其交通局來鼓勵,倒不如讓企業、公司發起,一方面成員都是同事,較不會有安全顧慮,公司也可對參加者祭出一些停車優惠或其他回饋,大家參與的意願會比較高。

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塞爆-北市擬媒合共乘-議員-出事誰扛-215006773.html


185B87E4C5D021D2
arrow
arrow

    zaidu65d64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